不管到哪儿留学,都需要投入很多的财力。因此,普通的家庭对出国留学孩子的就业期望也比较高。留学生最大的期望是可以在留学地拿到绿卡,找到一份高薪并且有前途的工作。因此不少学生在出国的时候会挑选一些留学国家里的热点专业。据统计,中国留学生80%的学生挤在20%的专业上,金融、IT、会计、商科、法学等专业最火爆。然而因为文化背景,和体制的不同,海外的一些大金融集团、大投资公司极少聘请少数民族。因此热点专业的就业并没想象中好。而心理学、法律等文科热点专业更需要有特别高的语言交流能力,中国留学生非常难得到好的工作职位。再者,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,就业职位很多缩减。在留学地找工作并非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。
近年来愈加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,但海归的身价已经一落千丈,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“海带”,就是指国外归来的待业人士。
国内对海归职员的人才消费愈加理性化。第一,近几年,伴随自费出国留学生回流的增多,海归派头上的光环正在褪色,外语好是优势,但不知道当地状况也是弱势,海归职员被戏称为“空降兵”,就是指他们缺少当地根基。第二,海归职员对薪金的需要让用人单位望而生畏。综合上海、北京等地的资料,海归职员的薪金正在下滑,一位经过7轮考试才能进入上海海通证券的英国硕士透露,他的年薪约为20万元人民币,与传闻中的百万年薪相去甚远。甚至出现了一个月薪只有2000元的职位,也有好几个留学生争抢的情况。
父母要认识到,假如抱着留学就能赚大钱的念头,未必会达成,更何况目前的自费留学和以往的公派留学有本质的不同。因此回国就业后完全依赖市场需要决定前途,国家没特别的打折政策。以后,无论是否出国留学过,个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立足之本。
温馨提示:为留学算一笔账
假如把留学作为教育投资的一种,可以细细算一笔账。以下是部分国家留学所需的成本。
马来西亚、乌克兰每年大约需要3万~5万元人民币。
法国、德国、丹麦、俄罗斯、韩国每年需要4万~6万元人民币。
新加坡、马耳他每年需要6万~8万元人民币。
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加拿大、荷兰、瑞典、爱尔兰、日本每年需要8万~12万元人民币。
英国、瑞士、美国每年需要15万~18万元人民币。
延伸阅读:
送孩子去海外念高中,父母请三思!
为何要送孩子出国留学?
父母选对出国渠道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