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升入初中,学校就在我家的对面。我长舒了一口气,这回她该与迟到彻底“拜拜”了!老公给我泼凉水:“看着吧,越是离家近的学生,越迟到。”
女儿天性散漫,我感觉自己就是个“崔氏”:天天上学前那段时间,堪比闹铃,催促个不停。新任班主任还算有方法,督促了女儿几次不见效果后,把班级的钥匙给了她一把,女儿这回遭到空前的信赖,终于不再迟到了,但还是没争取到一次开门的机会。后来女儿讲解给我听:“估计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有一把钥匙。”我了解了她的意思,问她,“即便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钥匙,你为何不做那个最早开门的人呢?”
女儿无语。
后来我发现,女儿自有她的一番想法。那天孩子还在厕所慢吞吞地整理着,我一看快要到点儿了,禁不住催她:“你就不可以早点儿去?”
孩子慢腾腾回话一句:“早去还要等学校的大门。”我抬眼看了看时钟,叹口气说,“早不了,你走到那差不多正赶上开校门。”
孩子反过来安慰我:“没事,妈,几步就到。”
真是学校离家近惹的祸啊,看上去学校离家近在咫尺,迟到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,其实这短短的距离中自有它受阻的部位。
无意中看到如此几句话,让我有了深刻的领会:人的一生中,你求上,大概居中;你求中,则大概居下;而你若求下,则一定不入流。所以在生活起步的时候,立志需要高远,要学雄鹰展翅飞,不效燕鹊安于栖,只有如此,才能激起出生命的潜能,步步为营,渐渐走向辉煌。我把我们的生活感悟告诉女儿,一个人出去做事有三种可能:“一种是早些,一种是正好,一种是晚了。假如你不求‘早些’。那样就只剩下‘正好’和‘晚了’。而一旦‘正好’不正好,就肯定是必晚无疑——孩子,你了解自己常常迟到是什么原因了吗?”
面对如此的苦口婆心,女儿点了点头。但愿她真的,也应该了解了,所谓的“晚了”跟距离远近没关系,跟做事快慢没关系,而是无意中丢失了最宝贵的那种“求上”的态度。“求上”是一种生活态度,它决定一个人的平时行为。